这首词写暮春闺怨。上片写女主人公凄凉的处境,没有人了解她,同情她。下片写她空虚无聊,孤眠时的情态。此词无甚新意,味同嚼蜡。
推荐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卜算子(风雨送春归)、
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
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
满江红(江汉西来)、
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舞歌辞(吴娥声绝天)
推荐诗句: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黯然失色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步穿杨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井离乡 离开家乡到外地。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