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打败了东周,在伊阙同魏国交战,杀死了魏将犀武,乘胜驻扎在魏国境内,魏国派公孙衍用卑下的言辞请求割让土地,来同秦国讲和。
有人替窦屡对魏王澄:“臣下不知道公孙衍所说的,秦国能听从多少,然而臣下能够用公孙衍答应割让土地的一半,让秦国阅大王讲和。”
秦王说:“怎么办呢?”回答说:“大王不如让他做关内侯,命他出使赵国,大王重视他的出行而且给他丰厚的俸禄。于是扬言谠:‘听说东周、魏国已叫窦屡割让魏国土地给奉阳君,听凭秦国怎么办了。”
东周君主、窦屡、奉阳君同穰侯,是以死相争的仇人。现在进行讲和的,是窦屡;制止向秦国割地的,是奉阳君。秦国太后害怕他们不肯依附穰侯,就会想破坏这件事,一定会用少要魏国割让i地的办法同大王讲和,因而秦国就会同东周和魏国讲和了。”
推荐古诗:
阳春歌、
别韦参军、
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五律(三上北高峰)、
满江红(江汉西来)、
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
贺圣朝(金丝帐暖牙床稳)、
答赠(本是张公子)
推荐诗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