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将要任命张仪为相国,对公孙衍很不利,因此公孙衍派人对韩国的公叔说:“张仪已经使秦国和魏国联合了。他声称:‘魏国进攻南阳,秦国进攻三川,韩国一定会灭亡。’况且魏王使张仪显贵的原因,是想要得到土地,那么韩国的南阳就要被攻下了。您何不将政事少委派给我一些,把这作为我的功劳,那么秦、魏之间的联合就可以废除了。如此,魏国就会图谋秦国抛弃张仪,拉拢韩国任命我为相国。”公叔认力他说的话对韩国有莉,因而将一些政事委派给公孙衍,公叔衍以此作为功劳,果真做了魏国的相国。
推荐古诗:
洛阳陌、
饮中八仙歌、
燕歌行、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梧桐影(明月斜)、
寄荆州张丞相、
洞仙歌(冰肌玉骨)、
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
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
推荐诗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衣卿相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欺暗室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