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宣教韩王如何争取秦国的联合,他说:“替公叔准备一百辆车,声言去楚国,要用三川交换楚地,于是再让公仲对秦王说:‘三川一带流传说,秦王一定要夺取三川,韩王心里不知如何是好。大王何不试着让襄子到韩国做人质,使韩王知道大王不想夺取三川。’这样就可以让秦国派襄子来做人质,又可以让秦国太子感激我们。”
推荐古诗:
长干行、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
一七令(诗,绮美,瑰奇)、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别薛华、
漆园、
送张五归山、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推荐诗句: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箭明枪 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