颔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句画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鹅儿在长满菱荇的池中嬉戏游水,燕子从桑榆林中衔泥飞出,筑巢于屋梁之间。此联仅用名词构成诗句,而未用动词或形容词,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句法。
第二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做得好不好?你说这两句里面,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没有的。没有动词、没有用形容词,全是名词放在一起,“菱荇鹅儿水”,这个就是诗歌的特殊句法。你可以想像,鹅儿在那里戏水,水上面有菱荇,这些不要讲出来。就用“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也是这样,燕子在树里穿来穿去,把桑树、榆树的枝条来做自己的窝,回来做自己的燕窝,这些你自己去想像吧。它是这样的一种句法,这是特别地工整的句法。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句诗可以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媲美,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并论,是林黛玉的许多佳句之一。
推荐古诗:
沐浴子、
过天门街、
登乐游原、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锦瑟、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长安古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余生欲老南海村)、
满江红(江汉西来)
推荐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跋扈自恣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不分彼此 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理喻 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 不愧不作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