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八章翻译

第八章翻译

查看第八章全诗

  圣人见天下万事万物的繁杂,因而拟测万事万物的形态,而归纳为八个基本卦,以象征万事万物所适宜的物象,所以叫做“象”。圣人见天下一切动作营为的千变万化,而观察其可以会而通之之道,制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显现一切动作营为的常体,复合系之以辞,而断定它的吉凶,因此就成为“爻”。有了八卦所代表万事万物的象征,故天下最繁杂的万事万物,也不致嫌其厌恶了。有了三百八十四爻以拟像天下一切的动作营为,故天下最动荡不安的事情,观察易爻,也不致繁乱了。八卦之象,三百八十四爻之辞既是从拟议而得,吾人于人世间处事应物亦当拟测揆度之后,才可发为言论,议论探讨周详后,方可有所动作,言行能如此拟测揆度、议论探讨,斯能成就变化如神的事业。中孚九二的爻辞说:“鹤鸣于阴暗之处,其子即能和声响应,我有好的爵位,我将与你共同治理。”孔子申论之云:“君子住在家里,发出善美的言论,则千里之外的人也会闻风响应兴起,何况是接近他的人呢?如发出不善的言论,则千里之外的人也会违背他,而不以为是,何况是接近他的人呢?言语是从本身发出,而能影响于百姓,行为是从近处着手,而显现于远处。言行是君子的关键要枢,关键的发起,是光荣或受辱的主宰。言行正是君子感动天地之由,可以不谨慎吗?”“同人九五,在居尊得位,在天下和同之先,本有艰难,故号咷大哭,以至诚感人,终至天下和同,故后快乐而笑。”孔子申论之,言:“君子之道,或出而服务天下,或隐处而独善其身,或沉默,或言语,如二人同心,其锋利足断坚硬的金属。同心的意思,是说二人精诚团结,心意齐同,其气味的相投。犹如兰蕙的芳薰。”“大过初六谓:藉用白茅承垫祭祀品,这是无咎的。”孔子申论之言:“祭祀品如放置于地上即可以了,而又承垫之以白茅,又何有灾咎呢?是谨慎到极点了呀。茅草之为物本来很纤薄不贵重的呀,而可用于承垫祭祀品,则其用处很重大的了。人如能以此谨慎之道以行,必能无所错失了。”谦卦九三说:“劳苦功高而又谦虚的君子,最终是吉利的。”孔子说:“有功劳而不夸耀,有功绩而不自以为德,是敦厚到极点了。是说以其功劳犹谦下于人呀。德是称其有盛明的德行,礼是说其恭敬,谦虚就是表现恭敬以保存他的职位的了。”本卦的爻位到了上九,以六爻的爻位而言,已位至极点,再无更高的位置可占,孤高在上,犹如一条乘云升高的龙,它升到了最亢、最干净的地方,四顾茫然,既无再上进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有了忧郁悔闷了。节卦初九谓:“不出门庭,是没有灾咎的。”孔子说:“扰乱的生起,是言语以为阶梯,国君不保密,则失去臣自。臣自不保密,则失去身命,机密的事情不保密,则造成灾害。所以君子是谨慎守密而不泄漏机密呀。”孔子说:“作《易经》的人,大概知道盗之所起吧?《易经》解卦六三说:‘背负着东西,又且乘在车上,势必招致盗寇的来临呀。’负着东西,本是小人之事,乘的车子,本是君子治国平天下乘坐的器具,今小人而窃乘君子的器具,必无能匡济,大盗必思强夺它了。君上傲慢,臣下暴敛,大盗必思侵犯其国了。漫藏财富,就教诲盗寇的偷盗,女人妖冶其容貌,必招坏人之淫辱。《易经》说:‘负且乘,致寇至。’原是说自己招致寇盗之意呀。”

推荐古诗: 留别王司马嵩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洛中访袁拾不遇田园作从军行书事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四块玉(雁北飞)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放歌(天地太无情)

推荐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磨灭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 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深浅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