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萧房知人翻译

萧房知人翻译

查看萧房知人全诗

  汉高祖刘邦行军到达南郑,韩信不告而别,萧何亲自去追赶他。高祖骂萧何说:“将领们逃跑了几十人,你都没有去追赶,却说去追赶韩信,是骗我的。”萧何说:“这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韩信这样的人,则是天下无双的国士。您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他,再也没有一起讨论大事的人了。”于是高祖封韩信为大将军,最终完成了汉室大业。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幕府属吏很多外调任职,秦王为此忧虑。房玄龄说:“离去的人尽管不少,也不值得可惜,杜如晦是辅佐君王的干才,大王想要经营天下大业,舍弃杜如晦就没有能共事的人了。”于是,秦王上疏请将杜如晦留在幕府中,终于使他成为一代名相。韩信、杜如晦的去留,与兴衰治乱竟然有这么密切的关系,而萧何、房玄龄二人善于发现人才,也是无人能比得上的。樊哙跟随高祖在丰、沛起兵,攻占咸阳后劝高祖还军霸上,鸿门宴上又替高祖解脱困厄,功劳也不算小了,可是韩信却耻于和樊哙交往。唐俭帮助太宗下决心灭隋建唐,在薄津揭发孤独怀恩发动叛乱的阴谋,帮太宗制定诱降突厥的办法,不能说是平庸之臣,可是李靖认为失去他并不值得惋惜。这大概是以韩信和李靖的眼光来看樊哙、唐俭,就好像拿熊罴比去狸猫而已。创建帝王之业,绝不是依靠个人谋士的谋略,一定要等到有了韩信那样的大将,杜如晦那样的贤相,然后才加以重要,岂不是太难了吗?只要能把萧何、房玄龄这一类人安排在帐下,选贤进能,那么,贤能大才就会不请自至了。

推荐古诗: 蜀道难(噫吁嚱)望庐山瀑布春雪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洛阳女儿行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

推荐诗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鳌掷鲸呿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同“鳌掷鲸吞”。
  • 拔刀相助  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移易  不能动摇、改变。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 白白朱朱  白的白,红的红。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
  • 百丈竿头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