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分析利害,本当先陈述之所以有利的实情,可是在有利之中同时有小害存在,也当区分情况,让君主选择决断,这才符合对君主不隐不欺的道理。赵充国征伐先零,打算解除战马武器而屯田,宣帝担心先零人听说此事,将进攻骚扰农民。赵充国说:‘先零是小股寇盗,不时地杀害人民,这情况原本不能彻底禁绝。果真能大军出征而先零人绝对不再作乱,那么出兵是可以的。如今同是这个结果,而放弃坐等胜利的方式,不是对待少数民族的好办法。”班勇请求重新设置西域校尉,参与讨论的大臣贵问道:“班将军能保证匈奴不在边疆为害吗?”班勇答:“现在设置州牧来禁绝盗贼,如果各州牧能保证不出现盗贼的话,我也甘愿拿受腰斩之刑来担保匈奴不在边疆为害。如今跟西域各族交往,匈奴的势力就必定减弱,造成灾祸,就小多了。如果西域的形势被匈奴掌握了,那么内地的损失就不止十亿,(《 后汉书• 班勇传》 作千亿)。设置西域校尉确实有利。”这二人分析事情,可以说把利害双方的要点全都讲透了,足以供后人效法。
推荐古诗: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国初已来画鞍马)、
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夜归鹿门歌、
终南山、
浣溪沙、
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
残春(残春醉著钓鱼庵)
推荐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步调一致 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 八难三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 百舍重趼 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