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所收录各国的语言、记载、陈诉,遣词造句的意旨如出一人之手。解释这种现象的人就以为都是左氏一人写的,我怀疑不见得如此,至于润色加工那是有的。试以《诗经》 证明这一点:国风中《扬之水》 有三篇,一在《王风》 ,一在《郑风》 ,一在《唐风》 ,其中两篇都有“不流束薪”, ”不流束楚”。《邶风• 谷风》 有“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小雅• 谷风》 有“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在南山之阳”, “在南山之下”, “在南山之侧”; “在浚之郊”, “在浚之都”, “在浚之城” ;“在河之浒”, “在河之漘”, “在河之涘”; “山有枢,隰有榆”,“山有苞亻乐,隰有六驳”,“山有蕨薇,隰有杞桋”;“言秣其马”,“言采其虻”,“言观其旂”,“言醿其弓。都分别出自各篇,可情致是一样的。原是先王的恩泽为时不远,天下人书写同样的文字,老师没有不同的学说,人们没有不同的风习,出口成言,都受礼义的制约,因此就不谋而合了。
推荐古诗:
忆江上吴处士、
宫妓、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夷门歌、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
水龙吟(开时不与人看)、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推荐诗句: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
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 碍足碍手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同“碍手碍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诘曲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年之好 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