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韩、魏三国一同进攻燕国,燕国派太子向楚国求救。楚王派景阳率兵救燕。傍晚宿营,景陌命左右二司马各自选地扎营,安营完毕,树立军营标记。景阳生气地说:“你们安营的地方,洪水可以淹没军营的标记,这里怎么能住宿呢?”
于是命令军队转移。第二天下起了大雨,山洪咆哮而来,原来安营的地方,洪水全都淹没了军营的标记,将士们才信服。在这种情况下楚军没有去援救燕国,而是去进攻魏国的雍丘,攻下雍丘后把它送给宋国。齐、韩、魏三国都很恐惧,于是停止进攻燕国。魏国军队在西面,齐国军队在东面,楚国军队想要回国,没能成功。景阳就打开军营的西门,白天让车马来往,晚上用烛火照得通明,景阳还时常派使者到魏国军营。齐国军队感到奇怪,以为燕、楚两国与魏国图谋自己,就率兵离开了。齐国军队撤离后,魏国失去了盟国,没有同它一起进攻楚军的伙伴,于是在夜里逃跑了。
推荐古诗: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
于阗采花、
登西楼忆行简、
问刘十九、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宿金沙江(往年曾向嘉陵宿)、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
长门怨(君王宠初歇)
推荐诗句: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生恶死 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鳌鸣鳖应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掠美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