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与《九月十日即事》同作于安徽当涂,此时李白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心情比较沉郁。
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在重阳节之际,诗人登上了当涂附近的名胜之地龙山,与好友痛饮菊花酒,借吟诗来倾泻胸中之情。李白一生浪漫洒脱、不拘名节,但实际上又对功名事业念念不忘,呈现出比较矛盾的心态。在登龙山之际,联想起这里曾经上演过的名士清流之事,以“逐臣”自比的李白,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表达了对名士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最后一句“舞爱月留人”,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以“月留人”收尾,显得生动别致,表面上是说月亮挽留诗人,而实际上是诗人留恋这脱俗忘尘的自然之境,不愿割舍而去。
推荐古诗:
杨柳枝(苏州杨柳任君夸)、
夜归鹿门歌、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清平乐(风云突变)、
洞仙歌(输赢成败)、
南歌子(山与歌眉敛)、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梅花(墙角数枝梅)、
独学(师友凋零身白首)
推荐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炳烛夜游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