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觉(张商英,字天觉)为人贤良与否,士大夫们或许并不详细了解。在大观、政和年间,名望非常之高,多人称赞他忠直,因为他作宰相刚好在蔡京之后,蔡京操纵国政干尽坏事,天下之人都痛恨,只要稍微变更他的施政措施,就足以获取名誉,就象饥俄的人容易准备饮食,所以得到了贤者的名声,靖康初年政治局面稍变,从而和司马公(即司马光)、范文正一起受到朝廷的褒扬封典。我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来考察他,他只不过是个奸险小人之特殊者罢了。他的外孙何麒为他所作的家传说:“熙宁年间作御史,就在熙宁年间被驱逐;元箱年间作廷臣,就在元祐年间被驱逐;绍圣年间作谏官,就在绍圣年间被驱逐;崇宁年间作大臣,就在崇宁年间被驱逐;大观年间作宰相,就在政和年间被驱逐。”他仕途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可是他所以失意的实际原因却不是同权奸抗争使然。作御史的时候,因为判断刑狱不当,被枢密院追查,于是就检取博州(治所在聊城)的另一件事来报复追查他的人,诬陷人家也断狱不当,结果三位枢密院的主管官员都去乞求皇上允许他们离任,所以因此罪被贬官。作谏官的时候,首先攻击内侍陈衍,用以动摇宣仁皇太后的地位,甚至把她比成汉初的吕后和唐代的武则天;要求取消司马公(即司马光)、吕申公(吕公著,卒封申国公)的封赠谥号,把他们墓前的碑楼捣毁;定文潞公的罪是背负国恩,定吕汲公的罪为动摇先烈的地位;替奸佞小人吕惠卿、蔡确申辩,称其无罪。后来因为勾结颖昌府(治所在河南许昌)财主盖渐诬陷执政的缘故,又被贬官。元符末年,任命为中书舍人,在答谢皇上的章表中一一诬蔑元祐年间的各位贤臣,说:‘在元祐的八九年间,提拔了结党营私之徒二十余人。”等到他添居相位,竞然又是因为郭天信勾结被罢免。他平生言行如此之卑劣,却得到了美好的名誉,就因为和蔡京闹矛盾的缘故,然而他们都是章子厚(章撑字子厚)的门下客,其根本并非不同。蔡京答谢被任命为宰相的章表的文章,是天觉写的。因此得到蔡氏的援引才得以进入执政者的行列。
推荐古诗:
书怀、
早雁、
题兴化寺园亭、
登乐游原、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少年游(青衫磊落险峰行)、
还县(霁色清和日己长)、
寄别李德远(萧萧风雨临川驿)、
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推荐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