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为文论事翻译

为文论事翻译

查看为文论事全诗

  写文章论述事情,应当反反复复突出中心思想,使首足连一,这样,就会演得事理明显,词气充沛,看的人马上就可以形成决发性的念见。陈汤斩杀匈奴的邱支骨邹单于,可是功劳未被朝廷记录,刘向上奏论述此事,开头说:“周代方叔、尹言甫诛灭猃狁(匈奴的古称) ,功成名就。”其次说:“齐桓公有伐灭项国之罪,可是有道德的人根据他具有尊周的大功,也就一再遮掩他的过错。李广利耗费了亿万的费用,损失了五万军队,只获得了大宛国王的脑袋,孝武皇帝却不考校他的罪过,封他为列侯。”末了说:‘常惠是随着愿意打仗的乌孙兵进击匈奴,郑吉也只是迎来了自愿归附的匈奴的日逐王,然而都被认为有功,封茅袭土,授于爵位,常惠为长岁侯,郑吉为安远侯(按:汉时封侯,并不实有其地,列土之说,只沿习古来常语)。”然后极力进言:“现在康居国比大宛强大,郅支的名号,也比大宛国王的重要,郅支诛杀汉朝使臣的罪过也超过大宛的保留良马汗血马不来进贡,无论从哪方面说前者都是强敌。可是陈汤不用汉军一兵一卒,没有耗费升斗之粮,立此大功,要是和贰师将军李广利相比,功劳则为其百倍。”又说:“陈汤这功,要论威武勤劳,则比方叔、尹吉甫的大;要说陈述大功不计小过,则要比齐桓公、贰师将军的贡献大;要谈时间远近,同是近日立功,其功也要高于安远侯和长罗侯,可是,这么大的功,竟未见记录,然而小的过错,却屡次传播,我内心里实在为他感到痛惜。”于是天子才下令要群臣议论该如何封赏。因为他的一封奏章,或抑或扬,多方取证,写得这样的明明白白,所以任凭宰相匡衡、中书令石显之流下力气阻止,终究没能破坏成功。不是这然的话,匡街、石显的议论,哪里是小小的一个至多做过九卿之一的刘向所能对抗的呢?

推荐古诗: 忆梅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观猎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登鹳雀楼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颐和园词(汉家七叶钟阳九)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贺新郎(挥手从兹去)沁园春(独立寒秋)

推荐诗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蔼然仁者  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街九陌  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霸陵醉尉  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日做梦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百孔千疮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