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零零的树木,易变易逝的沙滩,人迹稀少的水边路。在这样一个僻静孤寂的境界,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惆怅和对渺茫前途的忧虑。晚钟声中,似乎身与心都迷失了,何去何从,他只有将解脱的希望寄托在山僧身上:山僧既熟悉世间路,亦熟悉出世路;既能指点迷津,亦能指点迷人。韦应物该诗以日暮送别于沙际路的特定时间、地点与事件,将心中郁结的愁思流露了出来。尽管这本非禅境,但烦恼即菩提,烦恼泯处乃生智慧莲花。迷途上他对山僧的选择,将会是解悟的契机。
推荐古诗:
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
金谷园、
代赠二首之一、
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古怨别、
游终南山、
山居即事、
使至塞上、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推荐诗句: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冻受饿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筚门闺窦 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不可救药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虑攒心 各种思虑一齐聚集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