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南面而征”的事,在《梁惠王下》里孟子就说过,本章重提,乃是藉以说明真正的做到“爱民”,能尽心知命的“爱民”,也就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不是进行战争,而是用爱的感召力和兵强马壮的威慑力去征服对方。
推荐古诗:
王昭君二首、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夜归鹿门歌、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六年春遣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
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七古(独坐池塘如虎踞)、
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
推荐诗句: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