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送别词,在送别友人王彦猷的酒席上,作者写了这首词。上片写依依惜别,下片发人生感喟。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是对友人归程的预测。从江北登上归舟,可以重新见到江南的景色,意思是从江北登程,去向江南。“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一处江北,一处江南,数年不能相聚,在依稀的别梦中,韶华逝去,岁月蹉跎,鬓生白发,脸增衰容,人就变得越来越老了。白居易诗:“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苏轼诗:“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意境有相似之处。但白、苏诗主要寄托了对江南的怀念,而作者这首词抒发的主要是对友人的眷念。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过片以后,主要是抒发对人生飘泊聚散无常的感喟。这里作者选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一是把“人”比作“岭头云”,飘忽变幻,聚散无常;二是把“君”比作“孤云”,飘泊在外,何处归宿?“万物各有托,孤云独无依”(陶潜《咏贫士诗》),处境之凄凉落寞可见一斑;三是把“我”比作“离群雁”,孤雁失群,凄惶哀鸣,“一声何处离群雁,那向江村静处闻”(戴复古诗),与孤云的况味可说毫无二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这种感慨,是作为带有普遍性的人生规律来认识的。这种认识,固然有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分手在即引起的怅惘这种直接原因,但终究也反映了作者消极伤感的情绪。
作者同时还有一首同词牌的《再和彦猷》,意境、情调同本词大致相仿,录以备考:“霜叶下孤篷,船在垂杨岸。早是凄凉惜别时,更惜年华换。别酒解留人,拚醉君休管。醉里朱弦莫漫弹,愁入参差雁。”
推荐古诗:
夜泊牛渚怀古、
北亭招客、
有感五首(洛下舟车入)、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风雨、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送杜十四之江南、
漆园、
山中、
使至塞上
推荐诗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斗之才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