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读书人应该以钻研圣人之教为乐事,怎能像嵇康、阮籍等人,逾越轨范,恣意放荡?圣人抱着悲天悯人之胸怀,关心民生的疾苦,并不效法长沮、桀溺的避世独居,不理世事。
注释
名教:指人伦之教、圣人之教;亦为儒教之别名。《世说新语》德行篇:“王平子、胡母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乐广认为,圣人之教中即是一片乐园,不假外求,不必如此放浪形骸。
嵇阮:嵇指嵇康,阮指阮籍,皆为竹林七贤之一。
逾闲:指逾越轨范,失于检点。
沮溺:沮指长沮,溺指桀溺,为春秋时避世的隐士。
推荐古诗:
花非花、
杨柳枝(陶令门前四五树)、
杨柳枝(一树春风千万枝)、
咏怀古迹五首、
题兴化寺园亭、
花下醉、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梧桐影(明月斜)、
登望楚山最高顶、
舟中晚望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热文成语
- 暗无天日 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莹澈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