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尽心知命了,才能知道有这三样宝贝。但大多数诸侯君主们不知道自己有这三样宝贝,他们虐待人民、割让土地,放权于大夫、家臣、佞臣,自己却去宝贝那些珠宝玉器,亭阁美女。这就称为是放弃根本而只抓住末梢,这样做的,采用这种行为方式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推荐古诗:
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州、
和刘郎中学士题集贤阁、
润州二首(其一)、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长安古意、
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
木兰柴、
书事、
遣悲怀三首
推荐诗句: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弊丛生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