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读书人既知道学问的重要,却恐怕学习时缺乏恒心。人不怕穷,只要穷得有志气。
注释
知学:知道学问的重要性。
推荐古诗:
登高丘而望远、
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
洛桥晚望、
得乐天书、
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
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七律(一从大地起风雷)、
别诸弟(梦魂常向故乡驰)、
满庭芳(蜗角虚名)、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推荐诗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硕肥腯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