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创作了《新乐府》五十首,《上阳白发人》是其中的第七首。这首诗写洛阳上阳宫的一个老宫女的痛苦生活。嫔妃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罪恶。封建帝王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强选民女,幽闭深宫,剥夺并葬送了她们的青春和幸福。809年(元和四年)三月,白居易在上呈皇帝的奏状《请拣放后宫内人》(即请挑出一些宫女把她们放出来)中指出:“宫内人教,积久渐多。伏虑驱使之余,其数尤广。上则虚给衣食,有供亿靡费之烦;下则离隔亲族,有幽闭怨旷之苦。事宜省费,物贵徇情。”《上阳白发人》即是于启奏之外为同一目的而写的作品。这首诗题下自注:“天宝五载(注:指746年)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注:指785年——804年)尚存焉。”可见此诗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推荐古诗:
题齐安城楼、
为有、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栾家濑、
洛阳女儿行、
孟城坳、
秋夜独坐、
洞仙歌(江南腊尽)
推荐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堵乐业 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