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年,齐国也曾出现过灾荒年,孟子曾经劝说过齐王开仓赈济百姓,此时齐国又闹饥荒,所以陈臻以为孟子还会去劝说齐王开仓赈灾。按道理讲,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孟子是应该再去劝说齐王。但上次是齐宣王执政,孟子也任职,还好说。此时却是齐湣王执政,孟子早已退职。齐湣王时,武力很强,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公元前301年,齐、秦率韩、魏攻楚,败楚于重丘(今河南泌阳一带),杀楚将唐昧。公元前296年,齐又联合三晋和宋等国“合纵”以攻秦,秦不利,故退出一部分侵占别国的土地而求和。齐和燕又战于“桓之曲”,燕损兵十万。湣王因屡胜而更加骄傲自满。公元前288年,齐和秦曾一度互相称帝,齐湣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齐和秦成为天下的两强。公元前286年,齐又灭“五千乘之劲宋”,使得“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但齐因连年兴师用众,造成“民憔悴、士罢弊”。特别在灭宋以后,齐实际上已成为强弩之末。正是在这种穷兵黩武的情况下,孟子又何必效冯妇去博虎呢?青年时期的冯妇可以打老虎,但老年时期的冯妇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倒不是孟子怕死,可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此时去死,毫无价值。这就是孟子能尽心知命而采取的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闺怨、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
驻马听(明月中天)、
卜算子(风雨送春归)、
念奴娇(横空出世)、
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破阵子(千里茫茫若梦)、
[南吕]金字经·怨战、
残春(残春醉著钓鱼庵)、
鹊桥仙(一竿风月)
推荐诗句: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声叹气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步穿杨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不自由,毋宁死 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