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一位少妇春日怀念远人的情态,心理。
上片全是写景。“秦楼东风里”四句,写春归燕回,馀寒犹峭之状。这四句写的是室内的春景,是“秦楼”人所见所感的春景,并暗示出女主人公慵懒困倦、日高未起之态,带有淡淡的惆怅情调。“嫩草方抽碧玉茵”四句,从户内写到户外,描画出一派明媚的春光。作者摄取了四种景物:地面的嫩草,地上的垂柳,空中的黄莺,水中的游鱼,水陆空三维空间,交织成立体的画面,传达出绚丽的色彩。
下片转入写人。“几曲阑干”四句,写佳人倚遍“秦楼”阑干,看到桃李又换了一番新花新叶——这意味着一年又过去了,而意中人还没有回来,这触起了她的愁思,不觉潸然泪下。“梅妆”用的是寿阳公主的典故,这里泛指妇女面部化妆。“梅妆泪洗”即涂了脂粉的脸上流下了眼泪之意。这几句着重描写佳人的外部动作,而以“应怪归迟”点明动作的原因,其悲怨愁苦之态如见。
“凤箫声绝”四句,写对云离去后音信杳然,使佳人思念不已。“凤箫声绝”借用典故,指男子的离去。“孤雁”“双鲤”都是奇书的代称。而“沉孤雁”、“无双鲤”,就是指对方没有来信,但是,即使男方相隔云山万重,佳人的心还是神驰千里之外,萦绕在他的身边。这几句着重描写佳人的内心活动,浓情厚意,溢于言表。
推荐古诗:
清平乐(禁庭春昼)、
过华清宫(新丰绿树起黄埃)、
旅宿、
为有、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
红豆词(南国秋深可奈何)、
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推荐诗句: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百般刁难 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悖入悖出 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俾昼作夜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