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是实景。下片写忽听《梅花落》,不禁梦绕清都,是虚景。张孝祥词以雄奇奔放称,风格近苏轼。但此词却清幽含蓄,虽婉约名家亦不能过;而寄意收复中原,情真调高。
推荐古诗:
野望、
日射、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秋夜曲、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
减字木兰花(漫天皆白)、
七古(独坐池塘如虎踞)、
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送杜起莘殿院出守遂宁(羽檄联翩昼夜驰)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不可长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