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齐宣王独自享受着快乐的事而不感到快乐,所以他想起比他还富有的夏桀和商纣王。但是这两人在历史上都是人人憎恨的人,所以齐宣王也怕自己落下历史的骂名,遗臭万年,因此他试探着询问孟子,想看看孟子的态度。孟子则告诫齐宣王,不要做一个独夫民贼,不要伤仁害义,应该做一个为民尽仁尽义的明君。孟子在这里所提出的,是一种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一个统治者是否施行仁政,是否爱民。凡是不爱民的,伤仁害义的,就是“残贼之人”,就是“一夫”,就是民贼!就是人民应该揭竿起义诛伐的对象!
推荐古诗: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国初已来画鞍马)、
牡丹、
竹里馆、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四块玉(雁北飞)、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满庭芳(蜗角虚名)、
好事近(挥袖上西峰)、
勤奋
推荐诗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博硕肥腯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弃草昧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