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来,落红无数。而石榴花却在此时怒放,暮雨晓露,绿叶愈加玲珑剔透,新花更是如茜初染,勃发出无限生机。末句“初染”与首句“残红”相对应,时序荏苒之意宛在。
推荐古诗:
诸将五首(其二)、
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
永遇乐(落日熔金)、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
七律二首(绿水青山枉自多)、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推荐诗句: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不遇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