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诸葛亮翻译及注释

诸葛亮翻译及注释

查看诸葛亮全诗

译文

  蜀国有人批评诸葛亮在发布赦令上很吝啬,而法令又过严。诸葛亮对此回应说:“治理天下应本着至公至德之心,而不该随意施舍不当的小恩小惠。所以汉朝的匡衡、吴汉治国理政就认为无故开赦罪犯不是件好事。先帝刘备也曾说道:‘我曾与陈纪(字元方)、郑玄(字康成)交往,从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明了天下兴衰治乱的道理,但他们从没有说过大赦罪犯也是治国之道。’又如刘表父子年年都有大赦之令,结果身死国灭,赦免罪犯对治理国家有什么好处呢?”后来费祎主政时,采用姑息宽赦的策略,蜀汉的国势也因此逐渐削弱不振。

评译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对后继者太叔说:“只有具有大德的人,才可以用宽容的方法来治理人民;次一等的就只能用严厉的律法来治理了。猛烈的大火,人看了就感到害怕,因此很少有人被烧死;平静的河水,人们喜欢接近嬉戏,却往往因此被淹死。所以用宽容的方法治理国家是很困难的,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后来太叔治理国家,不忍心用严厉的方法,从而导致郑国盗匪猖獗,民怨沸腾,太叔非常后悔,但为时已晚。孔子说:“政令过于宽容,百姓就会轻慢无礼,这时就要用严厉的律法来约束他们;过于严厉,百姓又可能凋残不堪,这时则要用宽松的政令来缓和他们的处境。用宽容来约束残弊,用严厉来整顿轻慢,这样才能做到人事通达,政风和谐。”战国时,商鞅对弃灰于道的人也要加以刑罚,这样就未免太过严苛了;梁武帝看见执行死刑就会心有不忍,往往流着泪把罪犯给释放掉,这样又太过宽容甚至显得有些懦弱了。《论语》有“对小的过错予以宽容”的说法,而《春秋》曾讥斥“那些放纵有大过错的人”。二者只有调和得当,才能实现政事的和谐。

注释①惜赦:不轻易发布赦免令。②刘景升:刘表,字景升,东汉末年割据荆州,死后其子刘琮继任,不久投降曹操。③削:削弱。

推荐古诗: 北征发潭州过勤政楼清明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念奴娇(横空出世)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推荐诗句: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爱憎分明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案无留牍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