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春秋时,楚相孙叔敖病得很厉害,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屡次要给我封邑,我都没有接受。现在我死了,大王一定会封你。但是你一定不可接受土地肥美的地方。楚越之间有一个地方叫寝丘,偏僻贫瘠,地名又不好,楚人视之为鬼蜮,越人以之为不祥,可以让子孙住得长久的,只有这个地方。”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封其子很好的地方,他的儿子不敢接受,而请求到寝丘去。楚王于是把寝丘封给孙叔敖的儿子。结果一直到汉代,孙姓子孙依然在寝丘立足。
注释①亟:多次。②名甚恶:寝丘意谓葬死人的荒丘,即坟地,所以说“名甚恶”。③禨:不祥。
推荐古诗:
秋兴八首、
清明、
屏风、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与诸子登岘山、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桃源行、
明月三五夜、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
推荐诗句: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岸谷之变 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心落意 放心,无忧虑。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背城一战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