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周公 姜太公翻译及注释

周公 姜太公翻译及注释

查看周公 姜太公全诗

译文

  姜太公吕尚被周王封于齐后,过个五个月就来向周王报告说政事安排好了。当时周公摄政,问他道:“怎么这么快?”姜太公说:“我只是简化了他们君臣上下之礼仪,又不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所以政治局面很快得到安定。”而周公的儿子伯禽到鲁国去,三年才来报告说政事安排好了。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迟呢?”伯禽答道:“我改变了他们的风俗,革除了他们的礼仪,让他亲丧三年而后才能除掉孝服。”周公说:“这样下去,鲁国的后代们会北面事齐、向齐称臣了吧?国政如果烦琐而不简要,尊严而不平易,则百姓们将不能和其君主相亲近;君主如果平易而近民,则民必归附他。”

  周公问太公用什么办法治理齐国,太公说道:“尊重贤圣之人而推崇有功绩之人。”周公说:“那么齐国后世必有篡权弑君之臣!”太公反之问周公用什么办法治理鲁国,周公说:“尊重贤圣之人并且尊崇公族亲属。”太公说:“那么,他们公室的势力将逐渐衰弱了!”

评译

  周公、太公能推断出数百年后齐国与鲁国的弊端,而不能预加防护,并不是他们不想防护,而是为政所能做的,也只有如此而已。即使是古代圣明君主的治理办法,也从来没有长时间而不出现弊端的。有了弊端要改正它,就只有等待后来人了。所以孔子有“改变齐国,改变鲁国”的说法。陆葵说:“假使孔夫子的志愿实现了,那么周公、太公的话就无法被现实所验证了。”但就算孔子的志向果真实现,也不过是改变当时的齐、鲁成为以前的齐、鲁,而未必就能超过周公和太公。周公、太公的子孙,如果时时刻刻都能警戒二公的预言,又哪里需要等到孔子出现后才议论变革的事呢?

注释①归:归心。②维:防范。

推荐古诗: 秋夕青水中蒲三首山居秋暝终南别业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蝴蝶(两个黄蝴蝶)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关山月(和戎诏下十无年)

推荐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 白璧青蝇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身何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