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齐桓公翻译及注释

齐桓公翻译及注释

查看齐桓公全诗

译文

  宁戚是卫国人,每当他给拴在车下的牛喂食时,总是一边敲打牛角一边唱歌。有一天,齐桓公正巧从他身边经过,觉得他不同于别人,想要任用他,但大臣们却劝阻说:“卫国离齐国并不远,不如先派人打听他的为人,如果确实贤能,再任用也不迟。”可是齐桓公说:“何必多此一举呢?调查的结果可能会发现他有某些小缺点。人做事常会因小弃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天下智士常不得君王重用的原因。”于是,齐桓公当天就拜宁戚为上卿。

评译

  三国时的诸葛亮虽深知魏延的才干,但由于他也知道以魏延之才不会居人之下,因此顾虑太深,防范太多,戒备太严,宁可只借重魏延的余才,却不肯让他完全发挥。当初孔明不肯采纳魏延提出的子午谷的计策,就是由于孔明的胆气被识虑所蒙蔽的缘故。

  唉!看来“胆”这个字,还真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的。魏派夏侯楙镇守长安的时候,蜀相孔明企图发兵征魏。当时魏延曾献计说:“夏侯楙懦弱无能,如果丞相能给我拨精兵五千,我可直出褒中,绕秦岭东进,然后再从子午谷北行,不用十天,就可攻下长安。夏侯楙见我来攻,定会弃城而逃,到那时即使魏国派驻守东方的军队前来救援,他们也必须行军二十天才能到达。如果丞相此时再从斜谷出兵,更可一举收取咸阳以西之地。”但当时诸葛亮认为此计太过危险,没有采纳。

  王登出任中牟令时曾向赵襄子推荐一个人,并说这个人叫瞻胥已,赵襄子便任命这人为中大夫。相国劝阻说:“大王只是听别人说这人有才干,自己却没有亲眼见识过,怎能轻易相信而随便任用呢。”赵襄子说:“我任用王登,是既耳闻又目见了,如果对王登推荐的人又要耳闻又要目见,这样的耳闻和目见真是没个完了。”赵襄子和齐桓公可说是具有同样的智慧。

注释①举火:点燃灯火,指不待次日,当夜就举行仪式。②魏延:三国蜀汉大将,官至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每随诸葛亮出师,请与亮异道,亮不许,延常叹己才用之不尽。诸葛亮死后,魏延有二心,被杀。③襄主:赵襄子无恤。战国初年,与韩魏三分晋国。④相室:执政之臣,即相国。

推荐古诗: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无题(八岁偷照镜)梧桐影(明月斜)齐州送祖三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满庭芳(芳草池塘)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枉自温柔和顺)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

推荐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不可长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废待举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绝风清  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