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冯梦龙说:“成大事的人争的是百年,而不是片刻。然而一时的成败,却恰好是千秋成败的开始。尤其是在事物激变的时候,就会像大火漫天一样瞬间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愚昧的人往往过不了当前的考验,如果这样,哪里还有千秋大事的成败可言呢?而真正的智者,能立刻远离灾患,并将那漫天大火消弭。因此,这样的激变,刚好提供给了智者显示自己才智的机会。以一里的短距离跑步为例,先到后到虽然相差的时间往往很短;但是十里百里的长路累积下来,所差的时间就会很大。更何况智慧的人和愚蠢的人的迟速差别,本来就要远远大于人跑步速度的差异。”兵法中说:“用兵只有笨拙的迅捷,而没有什么巧妙的迟缓。”迅捷而不巧妙的,时间长了肯定更笨拙。就像把一壶美酒摆在大街之上,先到的人能畅饮大醉,其次到的人也还能喝到几杯,至于最后到的人就只能是口干舌燥地败兴而返了。用人力来摘树叶,一天一棵树也摘不完,而秋风一起霜雪一降,一夜之间树叶就会全部陨落了,天地造化的速捷便是这样的。人们如果能够掌握天地造化的意境,则当然能在事物激变的当下灵活应变,而不会在仓促之间束手无策,这便只有真正敏悟智慧的人才可能做到吧!唉,激变的事物是不会停滞下来等人想办法去应对它的,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因此,天底下哪有智慧而不敏捷,敏捷而无智慧这回事呢?
注释①一息:一呼一吸的短暂时间。②刻:古时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十四分二十四秒。③樽:酒坛。
推荐古诗:
杨柳枝(六幺水调家家唱)、
鹭鸶、
彭蠡湖中望庐山、
相思、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岭下看山似伏涛)、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
水调歌头(久有凌云志)、
行香子(携手江村)
推荐诗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云孤飞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不偏不党 不偏向任何一方。
- 不知深浅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 步人后尘 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