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李牧翻译及注释

李牧翻译及注释

查看李牧全诗

译文

  李牧是赵国戍守北方边境的大将。他曾经驻守雁门,防御匈奴。他有权依现实的情况设置官吏,租税都缴入幕府,作为犒赏士兵的费用。每天宰杀牛只为士兵加菜,又加李牧强训练士兵骑马射箭的技巧,留心敌人动向,常派间谍刺探军情,并与士兵约法:“匈奴即将入侵,要加紧保护牲畜,但不可与匈奴人正面冲突,违者斩首。”因此每当匈奴人侵扰边境,李牧的兵士就驱赶牲畜回营,不肯作战。如此过了几年,匈奴人都认为李牧胆子小,不敢与匈奴人交战,甚至连赵国本身镇守边境的士兵也这么看。赵王下令责备他,李牧仍一如往昔,赵王终于生气,派其他的将领取代他。经过一年多,每次出战都失利,损伤众多,边境多事,根本无法耕种、放牧,不得已赵王只有再度任命李牧。李牧称病推辞,赵王再三地请托,李牧说:“如果大王一定要用臣,必先请大王准许臣如昔日一样的做法,臣才敢受命。”赵王答应他。李牧来到边境,又如以往般和士兵约定不可与匈奴冲突,匈奴几年间都一无所获,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士兵每天都得到李牧的赏赐,却没有立功报答的机会,都希望能上战场作战。李牧见时机成熟,就挑选坚固的战车一千三百辆,良马一万三千匹,能擒敌杀将的勇士五万人,神箭手十万人,要求他们加强训练。一面又任意放牧牲畜,要百姓四散于郊外,当前来侵扰的匈奴人少时,就装退败让数千人被擒,单于听到消息,以为良机可趁,遂率领大军入侵,李牧排列许多奇阵,指挥左、右二军夹攻,大破匈奴十多万大军,单于奔逃而去,往后十多年间,不敢再侵犯赵国边境。

评译

  对待部属愈是仁厚有如自家人,部属报答之心也愈是深切,能凝聚士兵奋勇作战的士气,才能一发而气势威猛。古代名将往往只须一次的战役就能定胜负了,不必一战再战。反观今天所谓带兵的将领,除了拥有一两名亲信部属外,其余的士兵都是带人不带心,有如外借之兵。唉,兵多又有什么用呢?

注释①李牧:赵孝成王时为赵将,防备匈奴。悼念襄王时为大将军,大破秦军,封武安侯。秦惧牧,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行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迁杀李牧,秦遂灭赵,虏赵王迁。②以便宜:自己行使权力,不必请示。③市租:市场之税收。④赵王:赵孝成王。⑤百金之士:能破敌擒将者赏百金。此言能勇战之士。⑥彀者:能射者。⑦丐:言兵士待遇极薄,如乞丐然。⑧尪:骨骼弯曲,此指孱弱多病者。

推荐古诗: 惜牡丹花有感五首(洛下舟车入)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归嵩山作陇头吟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望海潮寄龚实之正言(台省诸公岁岁新)

推荐诗句: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阿狗阿猫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 暗度金针  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后用于比喻秘诀。又借指幕后交易。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八音迭奏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