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别赋赏析

别赋赏析

查看别赋全诗

  离别是人生总要遭遇的内容,伤离伤别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别赋》择取离别的七种类型摹写离愁别绪,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时战乱频繁、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其题材和主旨在六朝抒情小赋中堪称新颖别致。

  文章眉目清晰,次序井然。首段总起,泛写人生离别之悲,”黯然销魂“四字为全文抒情定下基调。中间七段分别描摹富贵之别、侠客之别、从军之别、绝国之别、夫妻之别、方外之别、情侣之别的不同情状。末端则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进行概括总结。其结构类似乐曲中的ABA形式,首尾呼应,以突出主旨。

  《别赋》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借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以刻画人的心理感受。作者善于对生活进行观察、概括,提炼,择取不同的场所、时序、景物来烘托、刻画人的情感活动,铺张而不厌其详,夸饰而不失其真,酣畅淋漓,信然能引发共鸣,而领悟”悲“之所以为美。

  《别赋》的文饰骈俪整饬,但却未流入宫体赋之靡丽,亦不同于汉大赋的堆砌,清新流丽,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名句,如溪流山中,着落预判,千古传诵。(《江文通集汇注》,南朝梁江淹撰,明胡之骥汇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这是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赋。齐梁之际,赋摆脱传统板滞凝重的形式,向抒情言志的小赋发展过渡,并用以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这篇赋便以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环境烘托、情绪渲染、心理刻画等艺术方法,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游宦、道士、情人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反映出齐梁时代社会动乱的侧影。结构上,开篇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调;中间以“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的情状,写特定人物同中有异的别离之情;末尾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的打破时空的方法归结,在以悲为美的艺术境界中,概括出人类别离的共有感情。

推荐古诗: 柘枝词又呈吴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游终南山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余生欲老南海村)春晴怀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少年游(青衫磊落险峰行)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推荐诗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其所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