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一节读解

第一节读解

查看第一节全诗

  这是孟子对“爱民”的行为方式的继续深入的说明,孟子举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为什么呢?比如说,城墙并非不高,护城河并非不深,兵器并非不坚利,粮食并非不多,却要弃城逃跑,是因为有利的大地自然环境不如人们之间的亲和。由此观之,人们之间的亲和关系是多么重要。

  然而,所谓的“爱民”,并不是在我的地域内的人民我才爱护,不在我的地域内的人民我就不爱护,“爱民”是不分疆界的,就象强固国家不能靠山川的险峻,威镇天下不能靠兵器的坚利一样。只有得到人民的爱戴,尤其是域外人民的爱戴,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国方得固。而得到人生正确道路的人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这是因为,人人都想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因为正确的人生道路能够给人以幸福和快乐,而不幸福和不快乐的生活是谁都不想要的,所以,失去了人生正确道路的人就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帮助者少到极点,就会众叛亲离;帮助者多到极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用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击众叛亲离者,因之,君子除非不战,战必然胜利。这就是孟子对人际关系的阐述。

推荐古诗: 题菊花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游终南山送梓州李使君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枉自温柔和顺)满庭芳(蜗角虚名)

推荐诗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波澜老成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布帛菽粟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世之师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