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苎麻木绵翻译及注释

苎麻木绵翻译及注释

查看苎麻木绵全诗

译文

  真是了不起的伟大啊!自然界万物发生的神理奥秘,无处不在。苎麻本是南方的产物,木棉本是西域的产物,但近年来,苎麻种植在河南,木棉种植在陕西,而且生长茂盛,与在其本土种植的完全没有分别。两地百姓蒙受到极大的利益。为此遂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指令各处随地种植。空洞浮浅的议论,大都是用风土不宜种植辩解。这都是因为不知晓中国(今日)的产物,原产异地的并不在少数:用过去的事例讲,如胡桃、西瓜等,难道不是产于流沙、葱岭以外吗?用今天的事例讲,甘蔗、茶叶等,难道不是产于牂牁、邛、箨等很远的地方吗?但它们今天皆被中国视为珍品食用,为什么单单会在引种苎麻和木棉问题上,便发生疑虑呢?

  虽然都用“风土不宜”作借口,实际情况却是有的种艺不够细心;或有的种艺虽然细心,但却不知晓种植方法。为了这个缘故,专门将种植方法列述于上,供需要农业生产技术的人采用。日后生产取得成功,盛暑天气穿上夏布衫,严寒天气穿上棉衣,那时便会知道,我讲的话并不是毫无补益的了。

注释

  ①造物发生之理,无乎不在:造物:迷信的说法是指天上的神,科学的说法应为自然界。理:道理,法则,规律。为求译文适合作者的口吻,译作“神理奥秘”。

  ②今天的通行说法,认为棉花是从陆路传入陕西,从海路传入南方的福建等地。

  ③流沙:指新疆的大沙漠。葱岭:在新疆西部。流沙、葱岭,泛指西域。

  ④牂牁:汉置牂牁郡,在今贵州境。邛、箨:在今四川西昌一带。

  ⑤中国:古时所说的“中国”,主要指黄河流域。

  ⑥指卷二《苎麻》、《木绵》两篇。

推荐古诗: 石壕吏庭草题菊花剑客寻隐者不遇春雨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南歌子(云鬓裁新绿)木兰柴送别

推荐诗句: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土重迁  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 碍难从命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吩咐,是委婉拒绝对方要求的话。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音迭奏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 拔了萝卜地皮宽  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 跋前踬后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 白衣卿相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