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所必需具备的修养除了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崇,相互推许外,还有一条就是戒“贪”。本章通过孟子与他的学生陈臻的问答,表明了孟子的不贪。很多人就是因为自己的贪欲而忘记了人民,从而也就不“爱民”了。王道依靠的是什么呢?是“礼”,是司法,是爱民,就是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有了这些,人民得到共同的、约定俗成的社会公理解释——即人的行为准则,人们的社会行为就会趋同。而人民的社会行为趋同,就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社会行为规范使人们的社会行为有了一个价值取向标准,人人都按这个标准行为,就没有谁能够只凭自己的好恶和凭自己的实力、势力、武力行事,那么,人类社会就会逐渐走向太平。而在那个时代,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达到一切为自己私有的目的,为了达到穷奢淫侈的目的,根本就不想建立一套社会公认的行为公理,他们只凭着自己的好恶和凭自己的实力、势力、武力行事,抛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原则,对等原则,抛开了人类社会的正名原则,抛弃了良心、爱心,抛弃了智慧,因此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增,社会更加混乱,从而也导致了人们的社会性格的混乱和价值观的混乱。孟子并不是要彻底反对私有制,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孟子所反对的是“绝对私有”,即,拥有了而不拿出一分一厘。孟子所提倡和推崇的圣人,是拥有了然后分出一部分来给另外许多没有的人,是不贪的人。作为一个社会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是需要钱财的,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金钱却万万不能。这虽然有些道理,可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孟子在这里所说的:“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没有人会白送你金钱,天上不会掉下馅饼,除非他有目的,而有目的的白送,也就不是白送了。
推荐古诗:
荆州歌(缲丝忆君头绪多)、
秋思、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读张籍古乐府、
九日、
赋得妾薄命、
北齐二首、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江雪、
少年行
推荐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百般刁难 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不白之冤 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 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不劳而获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 百不当一 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