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崇拜公孙衍和张仪,认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行为乃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威风凛凛、威震八方,叱吒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这种人生价值取向一直到现在还普遍存在,但这是否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的呢?孟子进行了反驳。公孙衍和张仪只是顺从秦国君主的意愿而成就了秦国的一番霸业,因此他们也就象妻妾一样只是顺从了丈夫而做出一点事情,说白了,也就是趋炎附势、狐假虎威而已。那么,怎么样才能算是男子汉大丈夫呢?孟子因此说,“要能会辨别天下众多可辨别的东西,”这句话是说,首先要有善恶、是非观念,能够辨别善恶是非。“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这句话是说,要懂得正确的名实之分,并树立起正确的名和实,使名实得到统一。“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使天下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最大的道路是什么样的道路?那就是人民的道路。
因此,如果得志,让人民遵从遵照辨别天下众多可辨别的东西,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如果不得志,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是说,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并不仅仅是摆摆威风,端端架子,叱吒风云就足够了,而是应该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一切替人民考虑,而且,富贵时不能过度,贫贱时不要动摇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从而采取最佳行为方式,这才叫真正的大丈夫!
这个“富贵时不能过度”,正是孟子的老师——子思的“中庸”学说,也是他老师的老师——孔子的“过犹不及”的思想。因为,过分了,不及了,缺点就会显明。如勇猛太过即成为鲁莽,文雅太过即成为酸腐,梗直太过即成为固执,温柔太过即成为软弱,等等。所以,人的任何一种性格个性都不益太过,优点太过即成为缺点了。当然缺点太过,就会授人以柄,就会致命。所以,只有保持着中和的品德、品行,才能充分地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高尚境界。只有采取了最佳行为方式,才能真正做到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
推荐古诗:
早雁、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
贺新郎(挥手从兹去)、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孤愤(孤愤真防决地维)、
满江红(清颍东流)、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
推荐诗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油费火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孔千疮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 百岁千秋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