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梅、杏翻译及注释

梅、杏翻译及注释

查看梅、杏全诗

译文

  《齐民要术》:梅和杏的种法同桃李一样。

  作白梅法:当梅实还是酸的,梅核刚长成时,摘取下来。夜间用盐水浸泡,白天放在太阳下面曝晒。共经过十夜十浸,十日十曝,便成功了。烹炖肉菜和制作调料面时,都要放进去一些。

  作乌梅法:也是在梅核刚长成时摘取下来,放入笼中盛放,在烟囱口上熏烤,等到熏干时,便算做好了。乌梅专供药用,不作调味品食用。

  作杏李麸法:杏和李成熟时,多采收一些,放入盆中研磨,用未经漂洗加工的布将浓汁绞出,涂抹在底盘上面,太阳晒干后,用手摩擦着刮揭下来。可以用水和成浆汤,也可在米麸中放进一些拌和食用,各种食用方法,均按个人意思而定。

  《四时类要》:将成熟的杏连同果肉,同时埋入粪土中。春天出苗以后,至三月间,移栽到一般的地上去。既经(从粪土)移出,便不应再次栽植到粪土地上去,否则必然结实少而且味苦。移栽时必须带着土。三步远栽一棵,栽概果味甘甜。服食丹药求神仙的道家,尤其应该种杏。

注释

  ①梅:核果类果树,蔷薇科,落叶乔木,繁殖方法有嫁接、扦插、实生、压条等。杏:核果类果树,蔷薇科,落叶乔木,我国原产,繁殖方法有实生和嫁接两种。实生树果实变异较大,一般皆用实生树嫁接。

  ②引自《齐民要术·种梅杏第三十六》。

  ③乌梅:性温、味酸,有收敛生津和驱虫等作用。

  ④麸:用米麦等炒熟磨成的干粮,通称糗粮。这里是将“麸”字引申为果粉。

  ⑤杏、李熟时,多收取:殿本同。《齐民要术》作“多收烂者”。按:《要术》所言似较合理,它说明“作杏李耖”原系利用和处理烂果的一种方法。其次,摘下来后,即可研磨成浓汁,更非老熟变软的果实,甚至开始变烂的果实不可。

  ⑥生布:未经漂洗加工的布。

  ⑦见《四时纂要》“三月”,关于种杏。

  ⑧合土:原作“含土”,殿本同。据《四时纂要》改作“合土”。

  ⑨穊:似应作“稀”。“种李”节言,“太概连阴,则子细味亦不佳”,与此相反。殿本及《四时纂要》均作“概”。

  ⑩古时有“杏金丹”等说法,谓食之可延年益寿。

推荐古诗: 暮江吟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孤雁南征塞上曲早春行满庭芳(芳草池塘)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推荐诗句: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奔走钻营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 比翼齐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匕鬯不惊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闭门思过  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