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诸果翻译及注释

诸果翻译及注释

查看诸果全诗

译文

  《齐民要术》:崔寔说:正月,从初一到月底可移栽各种树木和各种杂木。只有各种果树必须在望日以前移栽;望是指十五日。过了十五日移栽的,便会结实少。

  《食经》说:种植各种名果的方法:应在三月上旬,剪取好的枝条,大拇指粗细、长五尺,《类要》说:一尺五寸长。插入芋头中种下去;没有芋头时,用大芜菁根代替也可以。《类要》说:用萝卜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扦插法,要比培育实生苗要好,实生苗要经过三四年才可以长到这样大,而且可以得到好的品种。

  凡是各种果树,正月初一夜间鸡叫时,用火在树下照一遍,便可没有虫灾。

  《博闻录》:柳子厚所撰《郭橐駞传》一文说:(郭橐駞)种的树,或移栽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生长茂盛结实早而多。有的人向他请教,他回答说:“被移植树木的本性为: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平整,要多带故土,要把土筑实。一切如法做好,再不要摇动小树,不要怕不成活,离开以后便不要再回来看。锄草松土时像照看小孩子,闲置时像是丢掉不管。如此,不但可保全树木的形体,而且可以顺应它的本性。别人植树完全不是这样;树根卷曲着抱成团,土也换成新的,培土不是太多便是不足;有的虽然不是这样,却又对树木爱得太过,关心太勤,早晨看,傍晚摩,临离开时还要再回转头来看上几眼;更严重的,还有用手把树皮刻破,验看它是否已成活还是枯死;摇晃树身观看培土的虚实;致使树木的本性日益丧失。虽然口头上说是爱护它,实际上却是害它;虽然口头上说是关心它,实际上却是与它为敌。所以他们不如我啊!”

  通常木类皆分雌雄,雄树多数不结子实,可以在树上凿一个一寸见方的小孔穴,将雌树上的木块填入穴中,便可结实。可用雄性的银杏树试验一下,一定会灵验。社日,用木杵在各种果树脚下面舂捣,果实便会长得很牢固(不会落下来)。有的果树不结实,亦可采用这一方法。果树生蠹虫,可用杉木作成木钉把虫穴用钉塞住,虫便立刻死掉。树木生虫蠹,用芫花填塞穴孔中,或将百部叶塞进去。

  《岁时广记》引用《遁斋闲览》的话说:“所有各种果树,如果长期不结实,用祭祀剩余的酒往树上喷洒,树便会加倍的茂盛。用人的头发挂在树枝上,各种鸟类便不敢飞近树。果树正在坐果时,最忌讳穿白衣服的人从树下走过,会使树上的果实全部落光。”

注释

  ①引自《齐民要术·栽树第三十二》。

  ②《食经》:引文在《齐民要术·栽树篇》。

  ③《类要》:引用两次,均在《四时纂要》“三月”篇。

  ④芋头:俗名芋艿。

  ⑤将插条插进芋头或芜菁中埋入土中,芋或芜菁可供给插条一定的水分和养分,可能容易生根。

  ⑥可得行种:“行种”一词,各家解说不一。按:“行种”,即通行的好品种。言扦插可以保存原有的优良性状。

  ⑦《郭橐駞传》:是柳宗元的一篇政论文章。然所言种树方法,亦具有不少真知灼见。

  ⑧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天”,身也。如《吕氏春秋·论人》“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按:“天”字本来也可以作“天性”、“本性”等义,但因与后半句言“性”重复,故不取。

  ⑨芫花:瑞香科,瑞香属,落叶灌木,高至三四尺,花小有筒状萼、四裂、紫色,春间先开花后生叶,此植物有毒。

  ⑩百部:百部科,百部属,栽培在庭园间,多年生草本,高二尺余,叶卵形,有平行脉,三片或四片轮生;夏日开花,花淡绿色,生于叶腋间;其块根状如天门冬可供药用。

  《博闻录》和《岁时广记》皆为南宋人陈元靓所辑录,多怪诞无稽之谈。《丛书集成》本《岁时广记》(缺卷六)不见有这一条。

  《遁斋闲览》:宋范正敏撰。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排印《说郛》本内,不见有此条。

推荐古诗: 江雪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卜算子(风雨送春归)清平乐(风云突变)沁园春(孤馆灯青)哨遍(为米折腰)出塞(涿州沙上饮盘桓)潇湘引水调歌头(江左占形胜)采桑子(昭阳忆得神仙侣)

推荐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鞍马劳神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树寻根  比喻追究到底。
  •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胫而走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