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吴国派公子札访问鲁国,《左传》对经过情形有详细记载。当时的吴王馀祭是公子札的二哥。吴国在公子札的父亲寿梦就位时(前585年)就已称王。但中原诸国还是视吴国为蛮夷之邦,《春秋》记事称之为“吴子”,“子”的爵位在公、侯、伯之下,所以实际上是贬称。而《公羊传》出于“诸夏”的民族偏见和地域偏见,甚至否认吴国“有君、有大夫”,对《春秋》记事用语理解为抬高了吴国的地位。
这篇文章是《春秋公羊传》解释《春秋》为什么用“吴子”肯定吴国“有君”,用“聘”肯定吴国“有大夫”的。全文层层设问,步步深入,以事实说明公子札的贤、仁、深明大义,正是他使吴国在诸夏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推荐古诗:
骄儿诗、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汉江临眺、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
己亥杂诗(天将何福予蛾眉)、
春日偶成两首(极目青郊外)、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推荐诗句: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昂头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参见“昂首挺胸”。
- 拔地倚天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