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十二节读解

第十二节读解

查看第十二节全诗

  这里所牵涉到的是诚信问题。诚信是什么?就是事情的“本来如此”!本来如此的,也就是诚信的,只有本来不如此,才会有不诚信。因此,人与人之间本来是用善互相对待的,如果不善,那也就是不诚信了。

  所以,从天子开始一直到下面的老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为根本。如果这个根本混乱了,但枝末却是治理得很好,这是不可能的。就如商纣王,心性如此残暴荒淫,很难想象殷商王朝被他治理得很好。正如他看重的人冷淡他,而他所冷淡的人反而看重他一样,这样的事从来不会有的。也就是说,如果商纣王一心为了人民,看重人民,厚待人民,人民会冷淡他吗?而商纣王冷淡人民,一心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声色犬马,酒池肉林;而人民会看重他吗?绝对不会!所以,一个领导人、一个统治者,如果不以人民为重,人民也就不会以他为重。这就是人际关系间的对等原则,也是作为一个君子的人生规律。

推荐古诗: 寻天台山漆园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减字木兰花(漫天皆白)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烧香(茹芝却粒世无方)送杜起莘殿院出守遂宁(羽檄联翩昼夜驰)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近)

推荐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