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五翻译

卷五翻译

查看卷五全诗

  明元皇帝有七个儿子。杜密皇后生世祖太武皇帝。大慕容夫人生乐平戾王丕。安定殇王左迩的母亲记载缺略。慕容夫人生乐安宣王元范。尹夫人生永昌庄王元健。建宁王元崇、新兴王五俊二王,母亲的记载都缺略。

  乐平王元丕,年轻时有才干,为世人所称赞。太宗因元丕年长,喜爱他的才能气量,格外优待看重他。泰常七年封为王,任命乌车骑大将军。后来统领黄河以西、高平各军讨伐南秦王杨难当,军队到达略阳,令行禁止整齐严肃,所过之处没有私人行动,百姓争相送牛酒。难当畏惧,回到仇池。逭时各将领议论说,如果不诛杀他们的头领,军队返回以后,必定聚集为贼寇,又认为大军远出,不有所掳掠,就无法来充实军用物资,赏赐将士。元丕将要听从将领们的意见。遣时中书侍郎高允参谋元丕的军队事务,规劝说:“现在如果诛杀他们,是损伤他们归向教化的心意,恐怕大军一返回,必定马上作乱。”元丕以为他说得对,于是安抚怀柔新归附的人,秋毫无犯。当初,冯弘投奔高丽,世祖诏令遣返遇弘,直丽不遣送,世担发怒,将要讨伐产麈。亘至上奏疏,认为安定,应该优待免除赋役,使农民广泛修治农田,来充实军用物资,然后进军图取,可一举消灭高丽。皇帝采纳他的意见,于是作罢。元丕后来因刘洁的事获罪,忧郁而死。事情记载在《刘洁传》。谧号为戾王。

  儿子元拔,继承爵位。后来因事获罪被赐令自杀,封国削除。

  为元丕的逝世和卜筮者董道秀的死,高允撰作《筮论》说:“从前明元帝末年修建白台,高有二十多丈,乐平王曾经梦见登到上面,四面张望没有见到什么。王问卜筮者董道秀,道秀卜筮后说:‘大为吉祥。’王不出声而有欢喜的神色。后来事情泄露,王因之忧虑而死,而道秀被斩首示众。道秀如果推算六爻来回答王说:‘《周易》中说“亢龙有悔”,高飞穷极叫做亢,高了没有民众,不是好事。,假如这样,则上可安定乐乎王,下可保全自己,福禄将到,哪有祸患呢?现在舍弃根本而依从未节,罪过的到来不也是适宜的吗?”

  安定王元弥,泰常七年封。太宗讨伐滑台,五迩留守京城。逝世,谧为疆王。没有儿子,封国被削除。

  乐安王元范,泰常七年封。他一向性格沉稳忠厚,和顺仁恕。世祖因长安是形势优越便利的地方,非元范不能胜任,就任命元范为都督五州诸军事、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长安镇都大将,高规格选拔有才能的人,作为僚属。元范谦虚恭敬地对待下属,推心置腹地安抚接纳,百姓称颂他。当时三秦地区刚遭受贼寇战乱,流亡的人接连不断,元范请求崇尚简易的治理法则,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就减轻徭役,给予民众休养生息的机会。后来刘洁的谋划,元范听说后而不告发。事情泄露,因病突然逝世。

  长子元良。世祖没有儿子时,曾经说:“兄弟的儿子如同儿子。”亲自抚养元良。元良成人后强壮勇敢多智慧,时常参预军国大事。高宗时,继承王爵。被任命为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担任内都大官。逝世,谧号为简王。

  永昌王元健,泰常七年封。元健身材魁伟强壮,善于射箭骑马,通晓兵法,各处征战,时常有大功劳。才能技艺和陈留桓王相等,而智谋超过他。跟随世祖打败赫连昌,于是向西攻打到木根山。讨伐和龙,元健另外攻打下建德。后来在西河平定叛乱的胡人白龙的余党。世祖袭击蠕蠕,越过涿邪山。皇帝返回,诏令元健在后拦截,蠕蠕一万骑兵追击,元健和几十名骑兵攻打他们,箭无虚发,所射中的都随着弦声而倒仆,于是撤退。元健声威震动沙漠以北。不久跟随平定凉州,元健功劳为多。又讨伐打败秃发保周,保周自杀,将他的首级传送到京城;又降伏沮渠热讳.没有疾病而逝世,谧号为庄王。

  儿子元仁,继承爵位。元仁也勇敢,有父亲的风采,世祖认为他奇特。后来和濮阳王阎若文谋划作乱,被发觉,赐令自杀,封国削除。

  建宁王崇,泰常七年封,被任命为辅国将军。跟随征讨北方贼寇有功劳。高宗时,封儿子子丽为济南王。后来和京兆王杜元宝谋反,父子都被赐令自杀。新兴王元俊,泰常七年封,被任命为镇束大将军。年轻时善于骑马射箭,才能技艺多。因犯法,削王爵为公。元俊喜好酒色,多违背法度。又因母亲先犯罪死去,而自己被贬黜削爵,时常心怀怨恨,很有背叛的心思。后来事情泄露,被赐令自杀,封国削除。

推荐古诗: 卖炭翁(七言绝句)题木兰庙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雪晴晚望登鹿门山怀古夏日南亭怀辛大除夜宿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七律(饮茶粤海未能忘)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推荐诗句: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版版六十四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公无私  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步人后尘  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