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爱民,周文王爱民,那么郑国的执政者子产是否也爱民呢?据传说,子产治国特别注意策略,他一方面照顾大贵族的利益,团结依靠多数;一方面对个别贪暴过度的贵族断然给以惩处,以维护政府威信。他不毁乡校,允许国人议论政事,并愿从中吸取有益建议。而对自认为有利于国家的改革,却不顾舆论反对,强制推行。对于晋、楚两霸,他既遵照传统礼制谨慎奉事,不给对方寻衅的借口,又在有条件时大胆抗争,驳斥其无理苛求。他虽然力图维护传统的旧制,却不能不适应形势的变化而从事必要的改革。子产曾指出:“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就是说,治国必须照顾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一意孤行则不能成功。他又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即遇事应胸有成竹,执行中要坚持既定规划而不轻易越轨。他还注意搜罗人才,用其所长,并能广泛听取建议,择善而从。子产执政之初,改革措施也曾遭到广泛斥责,但他不为所动,坚决推行。其后改革成效显著,人们又普遍歌颂他的政绩,甚至担心后继乏人。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也是一个很会使用权谋的人物,所以孟子评价他之爱民,是假惺惺的爱民,是伪君子似的爱民。真的爱民,并不是用自己的马车去帮人渡河,而是脚踏实地的去架桥铺路,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才是最佳行为方式。因为用自己的马车去帮人渡河,只能在短时间里,不可能长期去帮,那么用自己的马车去帮人渡河,只能认为是子产为了搏取人民的赞誉,这实属沽名钓誉之辈,这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日出入行、
杨柳枝(依依袅袅复青青)、
(七言绝句)沈下贤、
湘中、
筹笔驿、
夜雨寄北、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推荐诗句: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贫守道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街九陌 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