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四十一部分翻译

卷四十一部分翻译

查看卷四十一全诗

  曲江公萧遥欣字重晖,是始安王萧遥光的弟弟。宣帝的哥哥西平太守萧奉之没有后代,就把萧遥欣过继为曾孙。萧遥欣在幼年的时候,就体形很高,明帝曾经对江纏说:“遥欣虽然年幼,但看他的神采,很有骨力,必定会成为美才,只是不知道时运怎样。”安陆昭王萧缅说:“不担心他们兄弟不富贵,只是怕萧缅来不及见到。”说话间惨然而悲哀。

  他年龄刚刚七岁时,有一次出了斋房,看见有一个附近的小孩,善于弹射飞鸟,无不应弦坠落。萧遥欣对他说:“一般的游戏很多,何必急着弹射小鸟!鸟自己在空中飞翔,对人有什么妨碍?无趣味地杀害这些生灵,也不要太急迫。”小孩被他的话所感动,就不再弹鸟。当时的少年都喜欢这种游戏,于是各处也都停止了。

  十五六岁的时候,他便博览经史。二十岁任命为中书郎。明帝入朝辅佐国政,萧遥欣与始安王萧遥光等人参与政事,凡是他所谈论推荐的,都是优秀人才。因此朝野人士归向,轩盖盈门。

  延兴元年(494),明帝以萧遥欣为延州刺史。当时丰城公萧遥昌出京镇守寿春,明帝在便殿秘密为他设宴,始安王萧遥光也在座,明帝凄惨地对萧遥欣说:“昭王说,不担心你们兄弟不富贵,而怕来不及见到,现在怎么样呢?”于是悲痛得不能自制,君臣都呜咽不止,侍从们泪如雨下。等到停泊在欧阳岸边,他忽然对左右的人说:“近来为什么都不见有人弹射?”左右的人说:“有门生因为弹射而使人感到悯惜,便以此废弃,到处都停止了。”萧遥欣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随便说说罢了,怎么因此就断绝了呢?”建武元年(494),晋升官号为西中郎将,封为闻喜县公,调任荆州刺史,加官都督,改封为曲江县公。明帝的子弟都还弱小,晋安王萧宝义有残疾,所以由萧遥光主管扬州,居于中心,萧遥欣住在陕西,在外面,权威都在他的门下。

  萧遥欣喜爱武勇,聚养武士,作为护卫。永泰元年(498),诏令萧遥欣以本官兼任雍州刺史、宁蛮校尉,迁移州镇到襄阳。魏军退走后,他没有离开。去世后,追赠为司空,谥号为康公,埋葬用的是王礼。

推荐古诗: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燕子楼(满床明月满帘霜)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栾家濑山居秋暝桃源行满江红·怒发冲冠素馨(金碧佳人堕马妆)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

推荐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头天外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地倚天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管不顾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