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二部分翻译

卷二部分翻译

查看卷二全诗

  肃宗废后庶人张氏,是邓州向城县人,其后徙家于新丰。其祖母窦氏,是昭成皇后的妹妹。玄宗自幼失去昭成母后,视姨如母,极为敬爱。玄宗即位之后,封窦氏为邓国夫人,其亲宠无人可比。其五子名为去惑、去疑、去奢、去逸、去盈,皆至显要官位。去盈娶常芬公主为妻。去逸为张后之父。

  肃宗为忠王之时,娶韦元王圭之女为孺人。立为皇太子之后,以韦孺人为王妃,以张后为良娣。后来因韦妃之兄韦坚被李林甫陷害致死,太子奏请与韦妃绝亲,毁其服幽居于禁中。安禄山造反后,韦妃陷入贼中,于至德年间逝世。

  起初,韦妃既已绝亲,张良娣得以专侍太子,她聪慧而善辩,能曲意迎合上意。玄宗西巡时,张良娣与太子随同前往,车驾渡过渭水时,百姓拦路请求留下太子收复长安,太子不听。中官李辅国密告太子请留,良娣也赞成其谋,便定计北趋灵武。当时军队卫士单寡,每逢晚上住宿,良娣必定寝于其前,太子说:“夜间怕出意外,况且捍御贼寇并非妇人之事,应当小心在意。”她回答说:“目前正是多事之秋,如事出仓卒,妾自当之,殿下便可从容脱身。”驻军于灵武时,临产生子,三天之后就起身缝制战士衣装,太子下令制止,她回答说:“如今岂是调养自己的时候?”乾元初年,她被册拜为淑妃,并赠予其父尚书左仆射之职,其姐妹全都赐予封号,其弟张清、张潜娶大宁、延和二郡主为妻。随即册立为皇后,下诏内外命妇全都朝见皇后于光顺门。

  张后善于笼络人心,渐渐参预政事,与太监李辅国互为援助,常以私恩请谒干扰政务。还举行亲蚕礼于苑中,与群命妇相见,礼仪法物极盛。乾元二年(761),群臣加上肃宗尊号,张后也暗示群臣尊崇自己号为“翊圣”,肃宗问李揆,李揆固争不能这样。恰遇月食发生,肃宗认为咎在后宫,便停办加封皇后称号之事。又与李辅国谋议迁徙上皇居于西内。清明节时,肃宗召见山人李唐,当时肃宗正抱着幼女,对李唐说:“我太想她,请别怪罪。”李唐说:“太上皇今天也想念陛下。”肃宗听罢潸然泪下,但因受制于张后,结果仍不敢前去西宫谒见。后来肃宗生病,张后亲自用针刺血书写佛经以表示诚意。

  起初,太子之弟建宁王李倓多次向肃宗申诉张后的过失,太上皇在蜀地,将七宝雕鞍赐予张后,而李泌奏请分割其物以赏赐战士,李亻炎赞同其请,因此遭到张后怨恨,结果遭受诬陷而死。因此太子深为恐惧,侍奉张后非常谨慎。张后仍想危害太子,但因亲生之子李亻召早逝,李侗又太幼小,因此太子之位未动。宝应元年(726),肃宗病势加重,张后便与宦官朱辉等人谋议拥立越王李系为帝,而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却率兵护卫太子入宫,将张后幽禁于别殿。代宗即位之后,群臣奏请皇上将张后废为庶人,随即被杀。张清、张潜及其舅窦履信全被流放外地,张后党羽尽遭诛死。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其父郭暧,娶升平公主为妻,而生郭后。宪宗受封广陵王时,娶郭氏为其王妃。顺宗因其娘家为唐室建有大功,而其母向来贵盛,以故其礼数不同于诸妇。她生下穆宗。元和元年(806),进封为贵妃。元和八年(813),群臣多次奏请册立郭氏为后,宪宗因来年有子午之忌,而且当时后宫嬖幸之女尚多,担心郭氏既得尊位,会受她钳制掣肘而不能肆意寻欢作乐,以故不予册封。

  穆宗即位之后,加上尊号为皇太后,赠予其父郭暧为太尉,其母为齐国大长公主,提拔其兄郭钊为刑部尚书,郭钅从为金吾大将军。郭太后移居于兴庆宫,穆宗每逢朔望参见,三朝庆贺时,亲率百官前往宫门拜寿。每逢岁时庆问宴飨之时,后宫亲属内外命妇,车骑填塞宫门,环佩之声满宫。穆宗性情亦颇为豪奢,朝夕供奉,务求豪华盛大以合郭太后之意。太后曾经临幸骊山,登临游览,穆宗命令景王督率禁军侍卫,并亲自前往昭应奉迎太后,中官有人为太后谋划临朝称制,太后发怒说:“要我仿效武氏吗?如今太子年虽幼小,仍可选择德高望重之臣为之辅佐,我何必参预外廷事务呢!”

  敬宗即位后,尊她为太皇太后。宝历年间变起仓促,郭后召江王入宫即皇帝之位,他就是文宗。文宗性情恭谨孝顺,侍奉郭后极有礼貌,凡珍馐嘉果及四方进贡的奇巧之物,必定先行进献宗庙、三宫之后,方才自己享用。

  武宗即位后,性喜行猎游宴,与武士角力,选择五坊小儿让其出入宫禁。有一天武宗问郭后起居之状,并从容请教说:“怎样做才能成为盛德天子呢?”郭后说:“谏臣所上章疏应当留心阅览,觉得可行的就采用,如有不妥之处,可以征询宰相的意见。不得拒受直言,不要听信谗言,要以忠良之士作为心腹。这样就能成为盛德天子。”武宗再拜致谢,还宫后索取大臣谏章阅览,多是劝谏游猎之事,从此后便很少出游行猎,五坊小儿与角力武士等人不再享受大量赏赐了。

  其后宣宗即位,其母郑氏,本为郭后侍儿,与郭后本有宿怨。宣宗奉养之礼渐渐淡薄,郭后因此郁郁不乐,便与几名侍从登临勤政楼,准备跳楼自尽,左右侍从赶紧拦住。宣宗闻知此事很不高兴,这天晚上郭后突然去世。有关部门议定尊谥,安葬于景陵外园。太常官王白皋奏请将郭后合葬于景陵,以其神主礻付祭于宪宗庙室,宣宗不喜,命宰相白敏中责让王白皋。王白皋反驳说:“郭后本是宪宗在东宫时的元妃,作为儿媳侍奉顺宗,经历五朝皆为天下母后,不应再有异议。”敏中极为恼怒,周墀也加以指责,王白皋始终不肯屈从,周墀便说:“王白皋确是孤傲耿直。”不久即将王白皋贬职为句容县令。懿宗咸通年间王白皋还朝再任礼官,重申坚持先前的看法,终于使朝廷下诏将郭后神主礻付祭于太庙。

推荐古诗: 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南乡子(晚景落琼杯)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近)安乐宫(深井桐乌起)公莫舞歌并序(公莫舞歌者)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南山截竹为觱篥)

推荐诗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掠美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