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八十三部分翻译

卷八十三部分翻译

查看卷八十三全诗

  韦正贯是韦皋的弟弟韦平的儿子,字公理,年幼时父亲就死了,韦皋认为他能光大韦家门户,取名叫臧孙。朝廷因他先辈是功臣,封他为单父县尉。正贯认为不得志,辞去了官,离开了单父县,把原名改成现在这个名字。正贯被选到贤良方正异等科,任命为太子校书郎,调出任华原县尉。后来又考中详闲吏治科,升万年县主簿,连续升到司农卿,犯了掌管皇帝膳食缺乏供应的罪,降任均州刺史。过了很久,升任寿州团练使。

  宣宗即位,因韦正贯政绩好,升任京兆尹、同州刺史。不久升岭南节度使。

  原先,南海商人一到,大帅一定索取象牙、犀角、明珠、上等珍品而压低价。正贯到任后,一尘不染,官吏赞叹他清廉。

  南方风俗尊崇魔鬼,正贯拆毁供奉魔鬼的庙祠,教育百姓不要胡乱祈祷。有一次碰到海潮泛滥,百姓都争着归罪于拆毁了供奉魔鬼的庙祠,认为神不满意。

  正贯登城洒酒宣誓说:“不合神的心意,我当官的承担错误,不要祸及百姓。”不久海潮退去,百姓才相信他的教化。在岭南任职三年,病重,留下遗嘱:不要厚葬,不用乐队奏乐,不要请朝廷赠谥号。

  病故,享年六十八岁,追封为工部尚书。

  刘辟字太初,选拔为进士宏词科,任韦皋府中幕僚,连续升官,任御史中丞、支度副使。韦皋死了,刘辟主持善后事务,暗示诸将向朝廷求取旄节。宪宗召他回朝任给事中,他不接受朝廷的命令。

  当时皇帝刚即位,想让国家宁静,就任命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剑南、西川节度使。

  刘辟认为可以迫使皇帝改变决定,更加骄横不法,说出了背叛皇帝的话,要求统领三川,想任用与他感情好的卢文若任东川节度使,就派兵攻取梓州。并且借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说五福神、太一神住在四川,竟然建筑高楼来求吉祥。

  皇帝这才重视征讨,但宰相杜黄裳劝皇帝,并且说:“刘辟不过是一个狂妄的书生,可以一交战就活捉过来。”推荐高崇文、李元弈等率领神策军行营的部队向西进军,派严砺、李康夹攻刘辟。朝廷下诏书准许他悔过自新,刘辟不听,高崇文攻取东川,皇帝下诏书削去刘辟的官职爵位,进军攻破鹿头关,顺利地攻占成都。刘辟带几十个骑兵逃到洋灌田,投水自杀,又没有淹死,骑将郦定进活捉了他,卢文若先杀了自己的全族人,身上绑石头自己沉到长江里,没有找到尸体。

  用囚车把刘辟送往京城,他还希望不处死,在路上高兴地吃喝。快到京城,神策军派兵接着押送,用铁练套着他的头,拉进城,刘辟吃惊地说:“怎么到了这地步了?”皇帝亲临兴安楼行受俘礼,接收俘虏,皇帝审讯他谋反的罪状,刘辟说“:我不敢造反,是五院的子弟做坏事,我制止不住。”皇帝说“:派使者赐给的符节为什么不接受?”刘辟这才认罪。献给社稷宗庙后,在大街上示众,在城西南独柳下杀死了他。儿子超郎等九人,与部将崔纲先后处死。

  当初,刘辟曾经病重,见到探病的人,必定要把手送入他口中,刘辟就张嘴咬。只有卢文若来了,才与平常一样,所以更加与他亲密,结果都被杀了全族。

  张建封的儿子叫张愔。当初因为是功臣的儿子任命为虢州参军的职务。建封去世后,节度府的属官郑通诚代理节度府留后,害怕他的军队发生兵乱,趁浙西的守卫部队经过徐州,打算请求留下作为自己的援军。全军愤怒,劈开武器库取出兵器,围绕着府衙大声鼓噪呐喊,杀死郑通诚和大将多人,于是向朝廷送上表章,请求任张忄音为徐州留后,给予旌节,皇帝不答应。分濠州、泗州隶属于淮南,命令杜佑征讨徐州的乱军,泗州刺史张亻丕带兵攻打土甬桥,与徐州的军队作战,张亻丕被打得大败,皇帝没有办法制服,于是任命张忄音为右骁卫将军、徐州刺史,主持留后的工作。任命张亻丕为泗州留后,杜佑兼任濠州留后。不久,升张忄音为武宁军节度使。

  元和初年,因生病请求朝廷派人代替他,皇帝召他回朝任工部尚书,用王绍任武宁节度使,把濠州、泗州仍划归徐州,徐州人很高兴,于是不敢作乱,因而张忄音得以离开徐州,还没有走出徐州地界,就去世了。张忄音治理徐州七年,他的政事都处理得好,境内太平。追封为尚书右仆射。

推荐古诗: 题扬州禅智寺渡桑乾息夫人明月三五夜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菩萨蛮(赤橙黄绿青蓝紫)清平乐(风云突变)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小舟游近村(斜阳古道赵家庄)

推荐诗句: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声叹气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矜不伐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