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温,汴州人,原来是梁朝的小校。唐庄宗时,接连升至裨将。天成年中,为河中副指挥使,唐末帝镇守河中时,尤其善待他,因而上奏任他为衙内都指挥使。明宗长兴元年(930)四月,杨彦温乘末帝在黄龙庄阅马,据河中府城谋叛。末帝派人责问他说:“我对你这么好,何苦叛乱?”杨彦温回答说:“我不敢忘恩负义,只因为奉枢密院命令要我抗拒您,请相公但回朝廷。”几天里,诏令末帝回朝,明宗疑心杨彦温有诈,不想发兵,授杨彦温为绛州刺史。安重诲坚决请求出兵,于是命西京留守索自通、侍卫步军指挥使药彦稠等人带兵攻打杨彦温,五天就攻下。杨彦温从闭门反叛到失败,一共十三天。起初,药彦稠出兵,明宗告诫他说:“给我活捉杨彦温,我要亲自审讯他。”等到收复河中府城后,斩首传送到朝廷,明宗对药彦稠等人很恼怒。当时的议论认为这时四海平安,兵甲收藏,蒲州并非边郡,近在国门,杨彦温哪里敢如此狂妄悖乱。都以为是安重诲正掌国家权柄,尤其妒忌末帝的名声,所以故意设计窥探图谋的圈套,但终究没能倾陷末帝。杨彦温愚昧,受人唆使,所以遭到灭族之祸。
推荐古诗:
赠李白、
九日蓝田崔氏庄、
白帝、
书怀、
山中、
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
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
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推荐诗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头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参见“昂首挺胸”。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讳之门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