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外国列传二部分翻译

外国列传二部分翻译

查看外国列传二全诗

  吐蕃,原居于汉朝西羌地区,有人说他们是南凉秃发利鹿孤的后裔,他的子孙以秃发为国号,语音讹变为吐蕃。吐蕃人将他们的国主称为赞普,设置大论、小论官以管理国事。他们的风俗是随水草放牧而无固定居所,然而也有城郭,都城叫逻些城。不懂时令节候,以麦熟作为一年的开头。

  唐朝时吐蕃总是成为边境祸患。当初,唐朝将天下划分为十道,河西、陇右共三十三州,以凉州为最大的藩镇。天宝年间设置八监,有牧马三十万,又设置都护以控制它。安禄山之乱时,唐肃宗在灵武,全部征召河西戍守的士卒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吐蕃乘虚而入袭取河西和陇右,百万汉人都陷于吐蕃手中。开成年间,朝廷曾派遣使者到西域,看见甘、凉、瓜、沙等州城邑仍如以前,陷于吐蕃的汉人看到唐朝使者的旌旗旄节,都夹立道旁迎接欢呼哭泣说“:皇帝还记得陷于吐蕃的生灵百姓吗?”那些汉人都是天宝年间陷于吐蕃的汉人的子孙,他们的言语已小有变异,而衣服形状还没改变。

  到五代时,吐蕃势力已经衰弱,回鹘、党项等各羌族夷人分割侵占了他们的土地,而不要他们的人民。正逢中原衰落动乱,不能安抚拥有西北,只有甘、凉、瓜、沙四州经常各自与中原相来往。甘州为回鹘人帅营所在地,而凉、瓜、沙三州将佐官吏还自称为唐朝官吏,经常向唐朝请求指示。到梁太祖时,常以灵武节度使兼掌河西节度,巡视按察甘、肃、威等州,然而即使有这样名义,凉州仍然自己拥立守卫的将领。后唐长兴四年(933),凉州留后孙超派遣大将拓拔承谦及僧道士耆老杨通信等人到京师,明宗授予孙超节度使之职。清泰元年(934),留后李文谦前来听取指令。以后数年,凉州人驱赶走了李文谦,灵武冯晖派牙将吴继兴取代李文谦作为留后,这是天福七年(942)。第二年,晋高祖派泾州押牙陈延晖带着诏书前往安抚凉州,凉州人共同劫持了陈延晖,立陈延晖为刺史。到汉隐帝时,凉州留后折逋嘉施前来请求指令,汉隐帝即以他为节度使。嘉施,是凉州的土豪。后周广顺二年(952),嘉施派人到京师买马。这时后周由枢密使王峻掌权,王峻的好友申师厚,小时从盗贼起家,任兖州牙将,与王峻很友好,后来王峻显贵,申师厚穿着破衣,蓬乱着头发,每天等候王峻出来,在王峻马前诉说饥寒,王峻没有怎么打发他。这时嘉施等人来京师请求朝廷委派将帅,王峻即向皇上建议说,凉州深入夷狄之地,中原政府未曾任命官吏,请招募帅府中能率领供奉官前往任职的人,一个多月,没有人应募,于是王峻上奏起用申师厚为左卫将军,不久又授他为河西节度使。申师厚到凉州后,上奏推荐押衙副使崔虎心、阳妃谷首领沈念般等人,以及中原留在凉州的汉人子孙王延翰、温崇乐、刘少英等为将官佐吏,又从安国镇到凉州分立三州以控制扼守各羌族部落,任用当地酋长土豪为刺史。然而凉州夷族汉人杂处,申师厚原本识见才器狭小之人,不能安抚拥有民心。到周世宗时,申师厚留下自己的儿子而逃回中原,凉州于是与中原断绝来往。惟独瓜州和沙州,在整个五代时期都经常与中原相往来。

  沙州,后梁开平年间,有叫张奉的节度使,自称为“金山白衣天子”。到后唐庄宗时,回鹘来朝见,沙州留后曹义金也派遣使者跟随回鹘使者而来,庄宗任曹义金为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观察使、处置使。后晋天福五年(940),曹义金去世,儿子曹元德继位。到七年,沙州曹地忠、瓜州曹元深都派遣使者前来。周世宗时,又以曹元忠为归义军节度使,曹元恭为瓜州团练使。他们所进贡的硇砂、羚羊角、波斯锦、安西白繲、金星矾、大鹏砂、目毛褐、玉团,都以来进贡的人的名义奉献,而沙州首领的逝世、拥立以及世代次序,史传都失去记载。

  吐蕃在梁代不见于记载。后唐天成三年(928),回鹘王仁喻来朝见,吐蕃也派遣使者跟随仁喻而来,从此以后吐蕃使者多次来到中原。唐明宗曾在端明殿接见吐蕃使者,问吐蕃主帅营帐所在的地方,回答说:“西距泾州二千里。”明宗赐给吐蕃使者虎皮,每人一张,吐蕃使者都披着虎皮拜谢,弯腰回转,抖落了毡帽,露出乱如飞蓬的头发,明宗以及身边的人见后都大笑不止。到汉隐帝时,吐蕃仍来朝见,以后就不再来了,史书也失去了吐蕃的君主世系。

推荐古诗: 观刈麦,时为周至县尉润州二首(其一)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听流人水调子竹里馆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蝴蝶(两个黄蝴蝶)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希望(我从山中来)

推荐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过尔尔  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亢不卑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