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谗》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作,诗中大量用典,信手拈来,表达诗人由于畏惧谗言不能大展抱负和才干的愤懑不平。这首诗引用了四则“谗言杀人”的典故,最后落在班婕妤的“泣团扇”上,使人阅后产生一种强烈的“惧谗”之心。作者通过这首小诗,回响出震聋发聩的“戚戚愁人肠”的历史颤音!我不是诗人,但从小就知晓、敬仰李白的诗名。我不知为什么,当代文人为何就没有人去静心创作有关李白的历史小说,或影视作品,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一种资源性浪费。纵观唐代留有作品的2200多位诗人,最能成为小说、影视人物的诗人,李白当属“天字第一号”。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李白能够信手写出《惧谗》?
推荐古诗:
送友人、
无题153、
咏怀古迹五首、
九日蓝田崔氏庄、
游太平公主山庄、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长安古意、
塞上曲、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推荐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然自若 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过尔尔 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