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从军是相当苦的,加上有的官吏贪赃和不顾士兵疾苦,经常挨饿想家也较为普遍。此诗讽刺边防士兵与吏官的不合理现象,对明末社会有较深刻的反映。方维仪诗风或细腻,或激昂,或悲楚。她在反映北方战事的《老将行》中写道:“绝漠烽烟起戍楼,?笳吹彻海风秋。关西老将披图看,尚是燕云十六州。”在《从军行》中写道:“玉门关外风雪寒,万里辞家马上看。哪得沙场还醉卧,前军已报破楼兰。”她饱尝人世间生离死别的痛苦,孤独伶仃,身心交瘁。她在一首叙身世的屋言诗中说:“昔闻生离别,不闻死别离。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北风吹枯叶,日夜为我悲。上观沧浪天,下无黄口儿。人生不与死,父母泣相持。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余生何所为?死亦何所辞。日日复如此,我心徒自知。”在历代女作家的诗中,能表现如此博大的忧国忧民思想情怀的作品并不多见,沈德潜评道:“如读杜老伤时之作。闰阁中乃有此人!”( 《明诗别裁集》)这是相当准确的一个辨味,无论就本篇字句的锤炼,语言的精纯,措意的深厚,表情的沉著,言情的顿挫而言,它都神似杜甫的伤时念乱的五律。
推荐古诗: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国初已来画鞍马)、
琴台、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秋浦途中、
留别王维、
送杜十四之江南、
列女操、
行宫、
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推荐诗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内攘外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山盖世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 把持不定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