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7月,敌军重兵开始向根据地中心地区进攻,形势十分严峻,第五次反“围剿”败局已定。此时,毛泽东正在会昌县城东门外的文武坝参加粤赣省委扩大会议。毛泽东登上会昌山。眼前群山晨景,想到当前危急形势,毛泽东顿生感慨,于是吟诵《清平乐·会昌》的初稿,回到文武坝住处挥笔写下了《清平乐.会昌》。
推荐古诗:
惧谗(双花竞春芳)、
寄令狐郎中、
隋宫、
春晓、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长寿乐(微寒应候)、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石上偈(无才可去补苍天)、
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推荐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黯晦消沉 指湮没消失。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石砸脚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敝鼓丧豚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不胫而走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